12月16日,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儀式在開封市祥符區范村鄉劉元寨樞紐舉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運鋒、河南省水利廳黨委書記劉正才等領導出席。豫水設計公司副總經理袁榆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設計代表處梁祥金、劉春征等參加儀式。
儀式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盧東林主持,隨著副省長孫運鋒宣布“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試通水啟動”,劉元寨樞紐閘門緩緩升起,汩汩水流奔涌而出,為沿線廣袤大地送去一渠清水。
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是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全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納入《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和《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重點水利項目,是河南省實施“四水同治”的標志性工程之一,也是我省正在加快構建 “八橫六縱、四域貫通”現代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程位于河南省糧食核心區黃淮海平原,涉及鄭州、開封、周口、商丘等4市的5縣3區。趙口引黃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其中二期工程設計年平均引黃水量2.4億立方米,發展灌溉面積220.5萬畝,可年新增糧食4億斤以上,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渠道31條、總長373.98公里,河(溝)道28條、總長262.57公里,各類建筑物1035座,工程概算總投資38.88億元。工程建成后,將成為河南省第一大灌區、全國第四大灌區。
工程于2019年12月開工,歷時3年主體工程全面建成。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的實施,是河南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重要指示的具體實踐,也是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大成效,對保障糧食安全、農村供水安全,改善流域區域水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趙口引黃灌區工程始建于1970年,由原國家水電部批準興建,早期稱為趙口引黃放淤工程。后因年久失修、老化嚴重,灌排系統不完善、工程建設標準低,亟需改造重建。
自上世紀80年代起,通過多次深入現場查勘、調研,豫水設計先后編制完成《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可行性研究報告》《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規劃》《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項目建議書》《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河南省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等,并依次獲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批復。
二期工程所在區域是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之一,屬于嚴重缺水地區——“守著黃河沒水用”的現象嚴重影響和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豫東人民翹首期盼“早日用上黃河水”。
2014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等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納入規劃。2015年7月,水利部批復《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規劃報告》。2019年12月,二期工程開工建設。
為更好地服務工程建設、滿足現場設計服務需求,豫水設計于2019年12月成立了“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設計代表處”,明確了公司主管總經理、主管技術總監、項目負責人和現場設代負責人,并簽訂《質量安全責任承諾書》。工程設代處設公司主管總經理1名、主管技術總監3名、項目負責人2名、設代處長1名、副處長10名、各專業設代成員37名,長期駐扎工程建設現場,及時有效提供各類工程技術服務工作。
開工建設以來,盡管遭遇新冠疫情沖擊、“21.7”暴雨洪水等不利影響,工程設代處在公司及項目建管局的統籌指揮和領導下,克服種種困難,深入工程一線,扎根施工現場,先后開展10余批次設計技術交底,完成30余批次設計技術答疑,及時處理各類現場技術問題1500余個,參與重要隱蔽/關鍵單元驗收、分部工程驗收及單位工程驗收近370次,配合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完成設計質量、安全生產巡查、稽查65次,以優質高效的設計服務贏得參建各方一致贊譽,為工程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工程順利實現試通水,標志著趙口引黃灌區二期工程由建設階段逐漸轉向運行管理階段,也標志著工程開始全線發揮綜合效益、陸續惠及豫東大地和沿線人民。工程全部建成完工后,可全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形成以引黃渠道和河流水系為骨架的輸水網絡,有效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一渠清水潤豫東,四水同治澤中原”的美好畫卷將在豫東平原大地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