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設計二院是豫水設計公司的主要業務院之一,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建院時的主要業務部門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和深厚的技術傳承?,F有技術人員81人(黨員41人),其中副高以上52人。業務范圍涵蓋灌區工程、引調水工程、水利工程規劃、河湖生態治理、市政道橋、市政給排水、建筑廠房等7大板塊,業績不僅棋布省內、輻射省外,且正積極向國際市場拓展。
近年來,習總書記提出了“十六字”治水方針,河南省加快推進“四水同治”戰略,我公司也提出 “為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發展理念,工程設計二院積極把握水利行業改革發展和公司戰略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求真務實、勇于創新、敢于拼搏,各項業務發展欣欣向榮,團隊建設朝氣蓬勃,科研創新屢獲佳績,走出了一條承前啟后、與時俱進的技術創新發展之路。
難忘過去之“輝煌篇”
鎏金歲月,二院設計人的萬千步履、妙筆藍圖,催生了紅旗渠、趙口灌區、南水北調等榮光熠熠的工程,這些重要的水利基礎設施相繼投入使用后,發揮出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和認可。相關項目技術成果先后榮獲“全國水利水電工程勘察設計金質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各類獎項74項,取得專利15項。
“萬頃良田稻黍香,一泓清泉千重浪。”
截止2018年,全省已建成大型灌區3041萬畝,我院牽頭、參與設計1506萬畝,充分發揮了全省灌區工程設計的引領作用。規劃設計的三義寨、陸渾、趙口(一期)等一大批大型灌區為改善工農業生產和生活條件、保障糧食安全、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基礎保障作用。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設計二院從事跨區域、跨流域引調水工程的設計工作源遠流長。舉世聞名的紅旗渠建設,我院顧家典、李國堤、賀亞斐等老一輩設計工作者深入群眾、艱苦奮斗、科學設計,受到省水利廳的嘉獎和林縣人民委員會的書面表揚;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設計二院作為公司南水北調設計的主力軍,勇擔重任,出色完成了400多公里總干渠的設計任務,期間解決了膨脹土這一世界級工程難題,克服了采空區等復雜的地質條件,鑄就了綜合規模世界第一的沙河渡槽;引黃入冀補淀工程是支持國家雄安新區建設的戰略工程,從前期謀劃到通水驗收,寒來暑往歷時七年,二院人用卷帙浩繁的項目報告與設計藍圖,實現了“一渠清水潤雄安”的目標,為“千年大計”貢獻了一份豫水人的力量。
把握現在之“重任篇”
隨著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我們也遇到過新建大型灌區步伐放緩的困境,但是篤定前行的二院人,從未對大型灌區的前期規劃設計工作有過一絲懈怠,一方面按照水利廳及公司的部署積極開展項目前期的規劃設計,另一方面也厚積薄發,積極探索新技術、新工具和新理念,全面推廣使用BIM協同設計,逐步構建了層級清晰、種類齊全、調用簡便的“灌區建筑物參數化設計模板庫”,極大提高了設計質量和效率。從“灌溉室”一路走來、擅于統籌謀劃的二院人堅信: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2018年末,河南省政府為積極推行“四水同治”戰略,確定了小浪底南、北岸灌區、趙口引黃灌區二期、西霞院灌區、衛共治理等“十大水利工程”,計劃2019年年內要全部開工。機遇與挑戰也再次出現在二院人眼前,同時承擔近1/2的“十大水利工程”,新建(改建)渠道2500公里,新建各類建筑物3000余座,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和艱巨的時間挑戰,厚積薄發的二院人,更加堅強,更加自信,更加珍惜,更加努力,正滿懷信心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著各項使命。
與此同時,在做好傳統灌區工程的基礎上,設計二院積極響應國家《關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導意見》號召,延伸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設計工作,逐步學習和探索數字化、網絡化與信息化在灌區續建配套中的應用。
不僅如此,工程設計二院本著“立足大型項目,輻射地市縣區”的經營理念,注重“工程水利”向“三生水利”的轉變,近年來在全省各地市縣打造了一批“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生態河湖工程。
“一軸北翼謀發展,四水同治澤懷田。”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涉及濟源、焦作5市縣,設計灌溉面積51.7萬畝,補源區面積20萬畝,屬大(Ⅱ)型灌區。項目的實施可有力保障區域內糧食安全與城鄉供水安全,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地下水開采,緩解區域用水緊張問題。
“千里清渠連黃淮,萬世福澤潤豫東。”
趙口引黃灌區是河南省第一、全國第四大的大(Ⅰ)型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87萬畝。二期工程的上馬,將形成豫東平原輸水網絡,連通黃、淮流域,提升區域水資源配置能力,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加快河南省糧食核心區建設,福澤廣袤的豫東大地。
“一渠清水潤豫北,西霞灌區助騰飛。”
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涉及洛陽市、焦作市、新鄉市和安陽市的四市十縣(區),設計灌溉面積31.18萬畝,補源140.1萬畝,為大(Ⅰ)型灌區。通過構建黃河北岸清水走廊,為豫北大地的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騰飛注入強勁動力。
“節水示范配套當先,豫水情深潤澤中原。”
趙口灌區、陸渾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作已累計安排27批次年度工程,項目的實施全面提升了水利工作的效率和效能,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促進了地方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近年來我院還在繼續延伸探索灌區水利信息化,現代化灌區改造等的業務工作。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設計二院深入貫徹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生態治理理念,完成了賈魯河、洪渡河、鄭東新區十八里云溪、焦作李河、信陽四條河、太康縣四條河、鄢陵黨崗引黃調蓄等一大批河湖生態治理項目。
走向未來之“展望篇”
在“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指引下,結合豫水設計公司以創新謀發展,不斷開拓“信息化”、“工程總承包”、“海外業務”三大新興業務板塊的戰略布局,工程設計二院銳意進取,勇于創新,將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科研技術成果、BIM+技術手段深度融合到工程設計中,在灌區現代化建設、市政工程、河湖生態治理以及海外工程等領域不斷加大投入和探索,逐漸形成“創新引領發展、發展激發創新”的良性互動。
“科技興水譜新篇,引沁灌區煥新顏。”
信息化時代,傳統灌區工程設計已難以滿足新時期水利行業改革發展帶來的新需求。隨著灌區信息化改造工作的推進,工程設計二院開展了以引沁灌區為首的現代化灌區發展規劃工作,在河南省先行試點大型灌區現代化建設,通過實施安全保障體系、田間高效節水設施建設、智能灌區建設、水生態修復與保護、水文化傳承與發揚、管理與服務能力等6個板塊的建設,打造安全灌區、節水灌區、智慧灌區、生態灌區、美麗灌區,開啟了灌區現代化工作的新征程。
“縹緲長虹臥波處,一橋飛架變通途。”
在南水北調中線400余座各型橋梁工程設計的歷練和積累下,工程設計二院積極拓展市政道橋業務,逐步實現標準跨度向超大跨度的跨越,探索常規橋型向景觀異形橋梁的轉變,先后完成了漯河市丹江路道路及新澧河景觀橋、臺前縣龍湖景觀橋、伊洛河康店景觀橋、汝河故道景觀橋,鄭州市熱力管道跨南水北調管道橋等一大批特殊結構橋梁設計,隨著一座座變截面連續梁橋、系桿拱橋、單跨150m的非對稱異型管道橋的完成,二院人正不斷用自己的行動和智慧,設計出一個又一個通向美好未來的“夢想之橋”。
“水利萬物而不爭,澤潤萬家燈火明。”
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情系千家萬戶,經過多年的技術探索和積累,目前工程設計二院市政水廠專業組可獨立進行凈水廠、污水廠設計及市政管網設計。在工作中,均已采用BIM協同技術進行專業間碰撞檢查、快速算量和出圖,實現了項目設計成果的信息化、可視化,大大提高了與業主溝通時的便捷性和效率。立足南水北調中線配套工程,二院設計人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省內外多地市12座凈水廠、2座污水廠以及總長近一千公里的輸水、配水管線工程設計。
“遠洋萬里心貼近,同樂中非舉世驚。”
尼日利亞Bakolori灌溉項目是工程二院響應公司走出去戰略,配合兄弟單位開展的國外總承包業務。其間克服了前期資料不足,現場測量數據不準,設計邊界條件反復變化等重重困難,設計團隊深入非洲大地,提供及時優質的現場服務,現場設計人員更是多次克服瘧疾等病痛,帶病堅持工作,用豫水人的堅守,為項目積極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
結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回首過去,我們滿懷激蕩、倍受鼓舞;立足今朝,我們砥礪前行、胸有成竹;展望未來,我們豪情萬丈、昂首闊步。
工程設計二院全體同仁將繼承和發揚老一輩設計工作者“敢于吃苦、不懈奮斗、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優良傳統,面對新時期水利事業改革發展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在公司的堅強領導下,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秉承“以人為本、綠色生產、精心設計、求實創新、誠信服務、持續發展”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原更加出彩、公司更加壯大、二院更加輝煌、家庭更加富足,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