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全面落實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十四五”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規劃》實施,水利部制定了《2022年水利鄉村振興工作要點》。
2022年水利鄉村振興工作要點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按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以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為底線任務,務實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生態治理保護和水利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努力完成年度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促進脫貧地區水利高質量發展,夯實鄉村振興水利基礎。
二、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農村飲水安全底線
(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農村供水成果。指導地方加大對脫貧地區農村飲水安全監測頻次,及時解決12314監督舉報服務平臺等監督渠道發現的問題,做到動態清零。做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和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中農村供水保障情況考核評估的有關工作。強化工程運行管護,維護已建工程成果。制定應急供水方案,強化應急演練,必要時采取啟動備用水源、應急調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農水水電司、水資源司、移民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改造。督促地方多渠道籌措工程建設資金,加強中小型水庫等穩定水源工程建設,有序實施農村供水設施升級改造。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農村供水規?;l展及小型工程標準化改造,減少小型分散供水工程人口數量,確保2022年底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5%。指導脫貧地區將符合條件的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改造項目納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項目庫,積極爭取并用好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農水水電司、規計司、財務司、建設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進一步提高水質保障水平。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千人供水工程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的“劃、立、治”工作。督促地方加快千人以上供水工程配備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并規范運行。督促地方水利部門健全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巡檢和千噸萬人水廠日檢制度,擴大水質檢測覆蓋面,不斷提高農村水質保障水平。(農水水電司、水資源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圍繞產業興旺和糧食安全,著力推進農田灌排工程建設
(一)規劃新建大中型灌區。以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為重點,在水土資源條件適宜的脫貧地區,積極推進符合條件的大中型灌區開展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湖北蘄水等大型灌區。加快推進云南耿馬灌區、廣西百色灌區、青海引大濟湟西干渠等涉及脫貧地區的現代化大型灌區建設。支持脫貧地區推進實施一批中型灌區建設。(建設司、規計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改造提升已建大中型灌區。推進涉及脫貧地區的安徽淠史杭、吉林白沙灘、新疆和田河等32處大型灌區和132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啟動新一輪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前期工作。深入推進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完善灌區供水計量設施,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數字化灌區建設,推動優先將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建成高標準農田。(農水水電司、規計司、財務司、水資源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圍繞鄉村防洪減災,加大水旱災害薄弱環節建設
(一)加快河道泄洪及堤防防御能力建設。開展長江、黃河等惠及脫貧地區的大江大河干流河道整治及堤防達標建設。支持脫貧地區實施流域面積3000km²以上主要支流防洪治理,推進脫貧地區流域面積200~3000km²中小河流治理,促進鄉村河流防洪標準達標。(建設司、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洪水調蓄能力建設。加快推進重慶跳蹬、陜西東莊等控制性樞紐建設。加快實施脫貧地區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快長江、淮河、海河等流域脫貧地區蓄滯洪區布局優化調整和建設,加快進退洪閘建設。(建設司、運管司、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山洪災害防治能力建設。支持脫貧地區開展山洪災害補充調查評價,繼續實施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加強水文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支持脫貧地區水文規劃內測站、水文監測中心建設。(防御司、水文司、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圍繞鄉村生態宜居,開展水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
(一)實施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支持脫貧地區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坡耕地綜合整治、病險淤地壩除險加固、新建淤地壩和攔沙壩等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力爭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萬平方公里。(水保司、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河湖保護治理。落實“河長制”“湖長制”,縱深推進脫貧地區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將清理整治重點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以重大國家戰略區域生態受損河流湖泊為重點,實施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環境復蘇行動。加快建設安徽巢湖等水生態治理修復工程,推進遼河、內蒙古“一湖兩海”、廣西漓江等河湖生態治理修復。持續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河湖司、水資源司、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開展水美鄉村建設。以縣域為單元、河流為脈絡、村莊為節點,支持具備條件的脫貧縣開展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打造一批山清、水凈、村美、民富的水美鄉村。(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圍繞區域發展戰略,提升鄉村振興供水保障能力
(一)積極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做好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支持脫貧地區做好涉及脫貧地區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論證,力爭早開工、多開工。加快推進引江濟淮、云南滇中引水、甘肅引洮供水二期等在建的涉及脫貧地區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建設司、規計司、水資源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快中小型水庫建設。加快推進脫貧地區已開工的中小型水庫建設。針對西北、西南及人口集聚的脫貧地區供水水源不穩定的情況,做好開工準備工作,因地制宜新啟動實施一批中小型水庫建設。在干旱易發區、糧食主產區推進建設一批中小型抗旱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在資源型缺水的縣區鼓勵用好再生水、礦井水、微咸水等非常規水。(建設司、全國節水辦、規計司、財務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堅持改革創新,提升水利管理服務能力
(一)強化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深化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指導地方對分散管理小型水庫推行區域集中管護、政府購買服務、“以大帶小”等專業化管護模式,努力實現全覆蓋。(運管司、農水水電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人才培養。持續對脫貧地區實施水利人才幫扶,指導有條件的地方因地制宜推廣“訂單式”水利人才培養模式,促進水利人才隊伍建設。持續開展水利業務幫扶培訓,部機關和直屬機構舉辦的培訓班要向脫貧地區傾斜。持續開展“組團式”人才幫扶。加強掛職干部管理,做好期滿掛職干部輪換工作。(人事司、移民司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實施科技幫扶。加大水利科技幫扶力度,圍繞水利鄉村振興科技需求,采用項目實施、技術推介等多種形式,加強相關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推動實施水利科技組團式幫扶新疆、西藏相關工作,做好對四川省9個脫貧縣的科技幫扶。(國科司負責)
(四)抓好水利勞務幫扶工作。督促指導各地在農村水利基礎設施領域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引導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參與建設、增加收入。指導各地在水利工程建設與管護、河湖管護等就業崗位中優先吸納滿足崗位技能要求的脫貧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持續鞏固拓展水庫移民脫貧攻堅成果。(移民司、規計司、建設司、運管司、河湖司、水保司、農水水電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做好水利幫扶工作
(一)抓好政策落實。貫徹中央政策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水利保障工作、支持江西革命老區水利高質量發展等文件。(移民司、規計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工作。落實中央關于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政策要求,支持160個國家振興重點幫扶縣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優先安排水利項目、落實水利資金,在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指導地方加快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水利項目實施,盡快補齊水利短板。(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開展定點幫扶。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有關要求,全面落實《水利部定點幫扶工作方案(2021—2022年)》,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年度定點幫扶計劃,堅持組團幫扶,實施水利行業傾斜、技術幫扶、人才培訓等重點工作,督促指導定點幫扶縣(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移民司、規計司、財務司、建設司、水保司、農水水電司、三峽司、南水北調司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開展對口支援。指導江西寧都縣推進鄉村振興水利保障工作。推進西藏和新疆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移民司、規計司、建設司及有關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強化組織保障,推進年度各項任務落實
(一)層層壓實責任。發揮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部鄉村振興辦統籌協調作用,落實各司局責任,指導地方推進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工作。適時召開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主任會議,加強工作部署和調度?;I備召開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工作會議和定點幫扶工作會。(移民司負責)
(二)做好組織實施。將水利鄉村振興工作納入本司局業務工作范疇,統籌安排,加大脫貧地區資金傾斜力度,優先安排項目實施。指導地方多渠道籌措資金,落實鄉村振興年度工作任務,加強監督檢查,保證工程建設進度和質量。(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抓好跟蹤落實。督促指導地方報送“十四五”鞏固拓展水利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有效銜接規劃進展。舉辦水利鄉村振興工作培訓班。通過中央媒體、水利行業媒體等新聞媒體加大水利鄉村振興宣傳報道,編制水利鄉村振興工作簡報。組織開展水利鄉村振興“一對一”監督檢查。(辦公廳、移民司、監督司等有關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強化作風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毫不松懈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切實減輕基層單位和服務對象負擔。(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