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是清潔能源中最可靠、成熟、穩定且目前占比最大的能源形式,目前全球常規水電裝機容量約10億千瓦,年發電量約4萬億千瓦時,開發程度為26%(按發電量計算),歐洲、北美洲水電開發程度分別達54%和39%,南美洲、亞洲和非洲水電開發程度分別為26%、20% 和9%。發達國家水能資源開發程度總體較高,如瑞士達到92%、法國88%、意大利86%、德國74%、日本73%、美國67%。發展中國家水電開發程度普遍較低。今后全球水電開發將集中于亞洲、非洲、南美洲等資源開發程度不高、能源需求增長快的發展中國家,預測2050年全球水電裝機容量將達20.5億千瓦(2050 吉瓦)。
小水電作為綠色、可再生、分布式特征于一體的清潔能源品種,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能源與基礎設施合作的重要領域。在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的有關國家,小水電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合作空間,小水電作為成熟和實用技術,對發展中國家有很大的吸引力?!耙粠б宦贰毖鼐€的發展中國家水能資源蘊藏量、小水電發展政策、電力市場制度差異較大,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電氣化進程緩慢,尤其是非洲國家在促進工業化、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急需提升小水電的應用水平。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重要經驗之一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小水電作為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主要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電力和服務。面對技術、資金、人才、設備等多種因素制約,中國小水電在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依靠當地群眾自力更生,在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創新、有效的發展模式,通過小水電站及農村電網建設,走出了一條水電農村電氣化的新路子,為中國電氣化進程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精準扶貧、改善民生、中小河流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中國水電農村電氣化的成功實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農村電氣化提供了嶄新的發展模式,受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高度評價和世界各國的關注,中國小水電的技術和經驗也正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推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小水電發展的經驗和技術對許多正面臨能源和電力短缺的國家具有啟示和示范性作用。我們所走過的改革開放之路,所歷經的農村電氣化發展之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良好的經驗和借鑒,可完全助力解決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發展難題。
“中國水電”、“中國小水電”已成為一張響亮的中國名片,不僅帶動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制造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更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重要的角色扮演者和承載者。(作者是水利部農村電氣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來源:中國能源報)